• 首页
  • 党建要闻
  • 权威声音
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先进典型
  • 理论园地
  • +
  • 老干工作
  • 知识问答
  • 在线学习
  • 党建课堂
  • 党员信箱
首页 > 课堂 > 党建课堂 > 正文

【故乡·故人·故事】“毛主席五十次回湖南”之十四:成就了一对“幸运伉俪”

发表时间:2018-04-11 15:26:44 来源:红星云 编辑:毛乐

  

  湖南是毛主席家乡。自1934年“通道转兵”到新中国成立,毛主席一直没有回过家乡。直到1954年,他才重回阔别20年的故土,从1954年首次回湘到1974年由长沙返京,毛主席先后50次回湖南考察指导工作,在三湘大地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史迹和佳话。

  1959年6月24日至28日,毛主席回湖南调研考察。

  6月26日,毛主席视察韶山学校,留下一张被诗人臧克家誉为“纸面上仿佛听出了声音”的珍贵照片。

  臧克家看过《人民日报》刊登的毛主席回故乡韶山,系着少先队员献上的红领巾,与少先队员合影的照片之后,写作题照诗一首:《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》,并在诗的小序中说:照片上,一个个纵情欢笑,不能自已,看过之后,永不能忘,每一念及,便喜不自禁。诗人写道:

 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,

  少先队里高大的人,

  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,

  纸面上仿佛听出了声音。

 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,

  千言万语笑里寻,

  这笑就像对少年们说:

  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。

  这张照片像春风,

  吹得人脸上飞红云,

  真想挤进这队伍里去,

  脖子上也系上条红领巾。

  这张照片上的男女老少都在发自内心地欢笑。有一男一女两名少先队员依偎在毛主席身边,男生叫蒋含宇,女生叫彭淑清。是他俩代表韶山学校的全体师生向毛主席献上了鲜花和红领巾。由于这段难忘的经历,蒋含宇和彭淑清与1971年成为“幸运伉俪”。

  当时两人成绩好、品德优,大队辅导员把蒋含宇、彭淑清叫到大队部,郑重地告诉他俩,学校决定由他们代表韶山学校全体师生向毛主席献花,蒋含宇向毛主席赠送红领巾。

  毛主席在罗瑞卿、王任重、周小舟陪同下朝韶山学校走来,来到学校前的儿童桥时,同学们一下子沸腾了,“毛主席万岁!”“毛主席您好!”欢呼声、鼓掌声响成一片,蒋含宇和彭淑清飞速地跑到毛主席跟前,向毛主席敬了个队礼,献上两束还带着露水的鲜花。毛主席接过鲜花,微笑着问:“你们几岁了,上几年级?”“14岁,上初二。”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,勉励他们说:“要好好学习,争取做个好学生。”

  蒋含宇后来回忆说,毛主席的身材很魁梧,步伐很有力,穿得很朴素,衣裤有些旧但很干净。当时正巧有一位抱着小孩的农村妇女想与毛主席握手,但被挤在人群外进不来,毛主席看到后微笑着把手伸了过去,那位农村妇女握着毛主席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
  蒋含宇和彭淑清从韶山学校初中升入高中,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。大学四年级时,两人相恋了。1971年1月17日,他们俩喜结良缘,当时结婚用的房子也是临时借用别人的。蒋含宇回忆说:“那些日子生活比较清苦。但一看到那张和毛主席合影的照片,我们心里总是甜甜的。”


责编:毛乐

来源:红星云

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(党委组织部)版权所有
地址: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:gzwzzb@126.com 电话:(0731)82211473
传真:(0731)82211473 邮编: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:(0731)82211158